中美港口费用的调整继续影响全球航运业,各家公司都在努力适应这一变化。尽管形势严峻,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仍能保持其作为领先造船国的地位,特别是在行业推进绿色转型的过程中。

本月初,美国开始对进入其港口的与中国相关的船舶征收高额新税。作为回应,中国也出台了新规,要求所有与美国相关的船只要想进入中国港口,必须按标准缴费。

在中美之间的这场较量中,许多船只不得不寻找损失最小的解决方案。出乎意料的是,许多船东选择继续支持中国制造的船只,因为中国的造船厂在效率、质量和价格上都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随着全球航运业积极向电动汽车学习,推动碳排放削减和向绿色燃料转型,中国造船业获得了进一步的优势。近年来,航运业一直在用液化天然气和甲醇等低排放替代品取代传统石油燃料,而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在绿色燃料生产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的绿色航运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国家层面明确鼓励发展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氨、氢等绿色低碳船舶燃料,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信心和投资动力。相比之下,美国在这方面的进展显得更为曲折且分散,不仅在国家层面上阻碍全球航运业净零排放计划的推进,在产业链方面也无法与中国竞争。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宣布将推迟一年对其拟议的净零排放框架进行投票,该框架旨在到2050年左右实现船舶净零排放。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伦敦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重要会议前威胁要对支持该框架的国家征收关税并实施制裁。
尽管面临挑战,一些美国公司仍在推进其绿色转型议程。但由于大规模生产和成本控制远落后于中国,它们面临着显著的发展瓶颈。据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透露,2024年该公司接收和订购的新船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能够使用替代燃料,这表明市场对中国绿色造船技术的认可度很高。
尽管美国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全球航运减排进程,但中国凭借系统化的绿色转型体系正在主导未来航运业的规则制定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