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强制性国标明年5月实施。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了《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全面整合替代了GB 10631—2013等7项国家标准,针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各环节,加严安全要求,提升质量水平,引导安全燃放,为行业安全监管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本次修订实现了几大突破。首先是整合多项标准,解决原有标准分散重叠问题。首次将烟花爆竹产品的分类、分级、安全要求、包装标志等内容统一纳入单一标准,为行业提供“一本通”式技术要求。其次是优化分类分级,适配安全生产和监管效能。产品分类细化为爆竹类、玩具类、摩擦类、旋转类、喷花类、吐珠类、升空类、小礼花类、礼花弹类、架子烟花类、组合烟花类共11大类25小类,使产品安全与消费选择更加清晰。
此外,新增关键技术要求,补齐质量安全短板。近年来,烟花爆竹产品混合包装较为流行,但一直没有相应标准对“混合包”的质量安全提出要求。该标准首次明确“混合包”的包装、标志和产品要求,同时新增出口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最后是严格重要指标要求,提升安全可控性。进一步规范各类产品的药种、材质及燃放性能等重要指标,从源头降低安全环保风险,提升燃放安全性。例如,关于声级值的规定,原标准规定个人燃放类产品的声级值小于等于110dB,修订后的标准按照不同产品不同效果分别对声级值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将从多维度赋能行业发展与安全管控。对于行业来说,能加快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全产业链向规范化、高质量转型。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可提供更细致的分级分类标准、检验检测依据,显著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规范安全标志与燃放说明,有效降低因误操作引发的风险。对于出口贸易而言,既能提前规避出口前的安全生产隐患,又能依托附录新增的与ISO标准、美国标准、欧盟标准的分类对照内容,助力我国烟花爆竹产品更好适配国际市场规则,提升出口竞争力。烟花爆竹强制性国标明年5月实施。




![外交部回应日本电影与演唱会在华暂停 文化交流受阻[热点]](http://www.wyjyhs.com/file/upload/202511/25/211803291.jpg)
![欧盟对美国说“不” 拒绝以科技监管换关税减免[热点]](http://www.wyjyhs.com/file/upload/202511/25/21233726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