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领导人在访韩期间是否会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会面的问题,在一场例行记者会上被直接提出,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10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NHK记者向发言人郭嘉昆提问,询问中方领导人访问韩国期间是否安排与高市早苗会见。郭嘉昆表示具体活动会在适当时候对外公布,未给出明确答复。

接着,记者又问及中方是否向高市早苗发去了贺电。郭嘉昆回应称,中方已经按外交惯例做出了合适安排。这种回答体现了外交场合常见的谨慎作风。外交惯例不仅仅是形式性的礼节,还带有象征意义和政治信号。什么时候发贺电、贺电的措辞是否亲切以及是否伴随高层会面等细节都能被外界解读为政策态度的风向标。郭嘉昆选择用较为中性的表述,意味着对外释放的信号是谨慎而克制的,既避免把事情提前钩稽成既定事实,也为日后根据局势变化留足空间。
在回答有关贺电的同时,郭嘉昆重申了中方对中日双边关系的根本立场,强调希望日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并要求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信守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等重大事项上的政治承诺,维护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表述既是对日方的政策提醒,也是在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中日两国关系复杂,既有密切的经贸合作,也存在历史问题、地缘安全与地区影响力的较量。新首相上任,从形式上看属于外交礼节的范畴,但在当前东亚复杂的政治格局里,礼节能很快被政治化,成为检验对方是否“站到共同政治承诺一边”的试金石。外交上常见的一个操作便是在第三国访问期间安排双边接触,这种安排可以在不改变公开日程的前提下,让双方在相对低调的环境中交换意见。此次问题提到的是中方领导人在访韩期间的可能安排,但是否正式确认仍取决于对方的政治立场、两国的谈判筹码以及事前的底线谈判。发言人未明确宣布,会见与否仍然存在一定变数,外界需要耐心等待官方通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