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以“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为主题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论坛,并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去年,人民银行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这一举措旨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并增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协同。今年初,由于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和市场风险累积,央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央行决定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潘功胜还提到,央行正在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征信系统对企业和个人的金融违约行为进行记录,供金融机构查询和风险评估。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尽管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央行计划对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不予展示。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程序后,由央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技术准备,预计在明年初执行。
潘功胜强调,要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需密切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的动态平衡。同时,还需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拓宽宏观审慎管理的覆盖范围,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此外,需全面评估认定系统重要性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实施与其系统重要性程度相匹配的附加监管措施。还需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有效应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贸易政策、主权债务风险和地缘政治等对我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