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上空的一场近距对峙被央视在10月初的节目里曝光。飞行员自述,歼-16在沿海驻训时与两架外军隐身机近距离周旋,最终双机锁定对方并迫使对方撤离。细节包括座舱盖相距10到15米,进行了极限机动,但未透露对方具体机型。这引发了广泛关注:如果对方不是F-35,那会是谁?近距空战中,F-22和歼-16谁更占优势?
央视节目确实披露了双机被锁定、对方撤离的过程,这是官方首次系统性曝光这段遭遇。然而,节目没有给出对方的具体型号,媒体围绕“F-22还是F-35”进行各种分析,但这些都不是硬证据。“双机被锁定”的事实是节目自己说的,“对方是F-22”的说法尚未得到权威证实。
讨论迅速聚焦于F-22的致命缺点,即长期未装备头盔显示/瞄准系统(HMD/HMCS)。这种系统使得飞行员只需通过视线就能快速指示目标,实现高离轴发射。美国空军的F-15、F-16早在AIM-9X时代就已使用JHMCS,而F-22直到2024年9月才签订合同准备引入Scorpion HMD。这意味着2024年的那次东海遭遇时,F-22普遍没有HMD。
没有HMD,飞行员在大离轴条件下难以快速指示目标,必须调整机头才能给导弹稳定的导引几何。这在近距缠斗中成为显著劣势。The War Zone曾多次解释过JHMCS/Scorpion对AIM-9X的重要性,它能将观察、指示、发射变成一个连贯动作链,极大缩短“看见—打击”的时间。